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133

美图新视频【师父说白话视频】第58集(上)解脱之道在于心要有定力 | 成佛的道路上有五个步骤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1-12 09:2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视频 | 美图笔记】

见道与修道的区别- 第58集(上)

本集原版视频

【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】视频合集





很多人恨一个人,一直记在心中,这种不叫染著吗?因为你被别人曾经伤害你的那些缺点染著了,别人曾经伤害你,是墨汁,你把它记在心中,你心是不是被染著了?



别人曾经害过你,你永远记着,那你就执著于别人曾经伤害你的事情,你的心就不能保持干净,就不能自由。因为你永远有痛苦,永远记着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和伤害过你的地方。



所以有的人学佛学到后来,只要谈起他曾经伤害别人或者别人伤害他的事情,他一下子就会变得颓废,一下子就会变得孤独,这就是因为在他的八识田中没有放弃他曾经的染著和执著。



怎么样让自己的心无滞无碍?就是外境不管发生什么变化,你都要理解人生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。



解脱之道在于心要有定力,定得下来。



别人在你面前不管说谁好谁坏,你自己要有一颗良心、本性来验证它,来化验它,来知道这件事情到底对与不对。



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,所以就不存在对,那当然也没有不对了,所以无是才能无非。



心永远不要随着世界上喜乐而转变,一会儿开心,一会儿快乐,一会儿难受。



讲到底,解脱就是需要心不动,心不动就是佛法界讲的“如如不动”。



现在很多人碰到事情了,在家里待着,如如不动,很多事情是不是避开了?今天单位里很不开心,要有一件事情,你请个假在家里如如不动,就算单位里要发生什么事情,今天开会了,你什么话都不讲,还是做原来的事情,不要去搬来覆去地讲这个、讲那个,到最后换来的还是如如不动,就是解除烦恼,就是在化解和解脱。



心如果随着世事而转了,这个世界发生这个事情,马上焦急,这个世界发生那个事情了,马上难过、伤心,那这个人的情绪就会随着世界上任何事情而发生变化。



情绪发生变化,心态就发生变化;当心态发生变化了,真正的内心就会产生无明的烦恼、忧愁,智慧低下。



人间的一切不就是功名利就、功名增减、财富多寡,这些很简单的,你为什么要进入到里面去?就像很多人根本不能买股票,因为他经不起一会儿上、一会儿下,股票上去了,开心到最后昏过去了,股票下来了,难过得又昏过去了,所以他的结果就是昏过去。



不管做什么事情,心喜怒哀乐不要随着世界上外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,幸福感就随之而上升;如果天天跟着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而变化,慢慢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幸福了,慢慢就觉得很不开心了,幸福感会随之而降减。



学佛人经常要懂得一句话,叫“幸福只在一念间”。你今天这个念头觉得“我很幸福”,你就是在幸福中;如果你今天觉得“我很痛苦”,你的意念在痛苦中,那你就活在痛苦中。



关键就在于你的心不动。



所以我们经常讲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就是这个道理,我们不要去跟着外境,世界上天天无常,在变化,变动是正常的,不变动是恒常的。



功名利禄的变迁不应该引起我们学佛人太大的情绪波动,有就有了,没有就没有了,有就是你的,没有就不是你的,用这种心态,绝对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。



学佛人为什么幸福?因为我们拥有菩萨的智慧,我们能够做到如如不动。



学佛修心,在成佛的道路上有五个步骤,我们会经历资粮道、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五个阶段。



资粮道和加行道还是属于凡夫境界,如果进入了加行道之后,修行者就具备了世俗菩提心。



这里师父跟大家讲“世俗菩提心”,就是在人间会拥有菩提的心。



师父跟大家一步一步讲。有很多人学佛见到一点空性,“学佛了,想开了,没有了,无所谓了”,见到一点空性了吧?“我现在放下了,我不去执著了,无所谓了。我不跟人家打官司了,我现在很开心”,见到一点空性了,但是你的境界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,没到达这个阶段,你是假空,好像想通了。



为什么有些人今天想通了,明天又想不通?这就叫“假空”。



真正的佛法,想得通,那是一直想得通,



所以你就不能见道。



真正的见道,举个简单例子,学佛法的人见到佛法了吧?“佛法能够让我们解脱,佛法能够让我们消灾解难,能够让我们跟着观世音菩萨好好修心,多好啊!”见道了吧?见到佛法了,但是你修道了吗?



接下来就是修道。你看到了,但是没有修,所以见道和修道是两个不同的境界。



就像很多人,你问他“你信佛吗?”“我相信。”“那你念经吗?拜佛吗?”“不拜、不念经,但是我相信。”这就是见道和修道的区别。



真正地见道,知道这个好,你要去做的。



修道的境界用现代话来讲,就是佛经上叫“位”(位置的“位”,就是“有没有这个位置?有没有这个椅子?有没有这个位子?”)这是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讲。



见道,你要理解佛法,然后你理解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修道,但是修和不修,理解了还没有修,层次不同,是两个不同的位置,就是我们说的“品位”(上等上品、上等中品、上等下品……)



像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,这个同学知道好坏,但是他好的也不做,坏的也没做;这个同学知道好坏,坏的他就站出来去抵制那些不好的思维,好的东西他就拼命抢着去做。这就是一个是修道,一个是见道。



师父告诉大家,我们在这个方面见道、修道,接下去叫“证道”,“证”就是证实这个道。



证道是你必须见道、修道,圆满了你才能证道。



什么意思呢?“今天我相信菩萨了,然后我又实实在在在修了,当我在修的时候,修得圆满了,我证得了空性,我证得了佛道,我证悟了”,因为你的修,所以才能证道,因为你的修心,你才能理解佛法的真谛,“原来如此”,这就是证道。



所以我们学佛修心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来。
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慈爱心灵APP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一口气】看完/听完【热门大合集】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 02:06 , Processed in 0.07790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