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1259

【白话笔记】配美图 3-15- 佛言佛语摘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11-16 21:43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caxinling 于 2020-11-18 21:28 编辑

【白话佛法笔记摘录】

3-15.欲望大意念散乱 学克制控 制人生

先每句配图,后摘录合集


《资料大全》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初学如需帮助,扫码下图进群学习和咨询


本篇原文


《白话佛法 第三册》视频合集



意念散乱的人一定会有叹息观,这个人的意念越散乱越得不到好的东西。

3-15


因缘不好的人得愚痴。因为一个人的因缘不好了,一定会越来越傻。

3-15


一个人的因缘不好就会得愚痴。因缘不只是代表着夫妻的因缘,还有孩子、老师 、同学等等。

3-15


你们学佛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恨这个人,有的恨那个人呢?这些都是因缘所为。 因缘不好了,开始增愚痴了。不开心了,吵架了,就是因缘不好了;东西被人家偷了,被人家罚款了,增愚痴了。

3-15


因缘不好了总被人家抓住罚款,他不去怪自己不好,老怪人家的不是,要懂得因缘瞋恨让人愚痴呀。

3-15


障碍多的人,其实是缺少念佛心。因为你的心没有念佛心,所以障碍会越来越多。在人间谁没有烦恼呢? 应该在平时就预先提防。

3-15


要知道人间谁没有烦恼,烦恼 之前要预先提防,在还没有 发现之前我就要当心了,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懊恼、再痛苦、再抱怨“我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?”其实给了你很多信息而你不知道。

3-15


自然遇到的境界就会逢缘。因为你预先提防了,遇到境界的时候就会逢缘了,明白了吗?比如我的身体不好,我事先把药都准备好,只要一发病我就吃药,立刻就会好了,就不用送医院了。

3-15


要知道突发事件,就算是突发了,你马上就知道了这是灵性、业障的激活,你顿起觉照

3-15


觉照就是你马上就会感觉到和照顾它,照顾它就是解决它、去帮助它,你就很快的消除了业障和灵性。

3-15


要去除你的物欲,即五种欲望,铲除你六尘的享受

3-15


人生在凡尘,这个享受就是人必须享受凡尘的境界,并且以为很开心。今天有东西吃了,明天有一点钱了,这就是凡尘的享受,要克制住自己。

3-15


六尘境界必须克服。很多人看见吃的东西就馋得受不了了,那也要克制。这些在人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六尘的东西,都必须要克制。

3-15


六尘对六境境界是根据你尘世间的欲望所产生的很多的境界。同样是在凡尘,如果你的境界很高,你就可以到菩萨的境界。不同的境界在不同的界,可以在阿修罗的境界,可以在凡人的境界。同样在人道当中,可以进入一个圣人的境界,也可以进入一个穷凶饥恶的强盗的境界。

3-15


动于欲,欲迷则昏。任乎气,气偏则戾。

3-15


动于欲”,就是一个人一动在于欲望,一个人的欲望促使着他在动。现在的人没有欲望是不会动的。

3-15


欲迷则昏”,欲望让你迷惑了,让你昏昏沉沉的。

3-15


欲望多的人他就会迷惑,迷惑了之后则会昏,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所以你们不要有多的欲望,欲望要少一点。

3-15


任乎气”,就是你随便的在乎一件事情和不在乎一件事情都有赖于你的气

3-15


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乎于你的气场。“气偏则戾”,如果气偏掉了就是想不通了,就会哭丧着脸。气不能偏,生气就是偏了。

3-15


气要正,气正就是想得通呀。

3-15


师父常说:常常原谅自己的人是得不到上天的原谅的

3-15


只有自己对自己很严格的要求,“我怎么又做错 了,我是对不起观世音菩萨”,这样上天才会原谅你。 

3-15

 

一个人动不动就原谅自己,是永远得不到菩萨的原谅

3-15


如果一个人不是从内心原谅别人,他的心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。

3-15


要真的原谅人家,不然心不安理不得呀。不原谅人家自己的心里就会很难过,心就会不平安。

3-15


其实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。如果一个人说“我很平凡,我没有关系”,实际上这个人就是真正拥有生命的人

3-15


要明白一个道理:人要平凡。在一个岗位上要默默无闻地做事情,不要哗众取宠。做的事情平凡一点

3-15


生命无常,刹那生灭。明白了吗?一刹那生命就没有 了,一刹那一个小生命出来了,不要被你所接触到的幻境幻影所蒙骗

3-15


懂得制服自己的人就有自由,也是在做自己的主人。如果你能制服自己,克制住自己,你就是自己的主人。

3-15

克制不住自己的人,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奴隶,是肉体的奴隶;如果能克制住自己、能控制住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。

3-15


《金刚经》中说到:“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过去心不可得。”

3-15


三心不可得把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全部放下。

3-15

   

心放下了你的瞋怒心就会离开你了,因为你的心放不下来,你的恨心就永远在你的心中;你把心放下了,“我不恨了”,恨心就没有了。

3-15


一瞋怒有时会变成一场大祸。 

3-15


抛弃烦恼就是一个真正的修心人。

3-15


做人真的要想得开、放得下,能放下就是一个学佛人。

3-15

   

意念散乱的人一定会有叹息观,这个人的意念越散乱越得不到好的东西。

3-15

 

 

因缘不好的人得愚痴。因为一个人的因缘不好了,一定会越来越傻。

3-15

 

 

一个人的因缘不好就会得愚痴。因缘不只是代表着夫妻的因缘,还有孩子、老师 、同学等等。

3-15

 

 

你们学佛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恨这个人,有的恨那个人呢?这些都是因缘所为。 因缘不好了,开始增愚痴了。不开心了,吵架了,就是因缘不好了;东西被人家偷了,被人家罚款了,增愚痴了。

3-15

 

 

因缘不好了总被人家抓住罚款,他不去怪自己不好,老怪人家的不是,要懂得因缘,瞋恨让人愚痴呀。

3-15

 

 

障碍多的人,其实是缺少念佛心。因为你的心没有念佛心,所以障碍会越来越多。在人间谁没有烦恼呢? 应该在平时就预先提防。

3-15

 

 

要知道人间谁没有烦恼,烦恼 之前要预先提防,在还没有 发现之前我就要当心了,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懊恼、再痛苦、再抱怨“我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?”其实给了你很多信息而你不知道。

3-15

 

 

自然遇到的境界就会逢缘。因为你预先提防了,遇到境界的时候就会逢缘了,明白了吗?比如我的身体不好,我事先把药都准备好,只要一发病我就吃药,立刻就会好了,就不用送医院了。

3-15

 

 

要知道突发事件,就算是突发了,你马上就知道了这是灵性、业障的激活,你顿起觉照。

3-15

 

 

觉照就是你马上就会感觉到和照顾它,照顾它就是解决它、去帮助它,你就很快的消除了业障和灵性。

3-15

 

 

要去除你的物欲,即五种欲望,铲除你六尘的享受。

3-15

 

 

人生在凡尘,这个享受就是人必须享受凡尘的境界,并且以为很开心。今天有东西吃了,明天有一点钱了,这就是凡尘的享受,要克制住自己。

3-15

 

 

六尘境界必须克服。很多人看见吃的东西就馋得受不了了,那也要克制。这些在人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六尘的东西,都必须要克制。

3-15

 

 

六尘对六境,境界是根据你尘世间的欲望所产生的很多的境界。同样是在凡尘,如果你的境界很高,你就可以到菩萨的境界。不同的境界在不同的界,可以在阿修罗的境界,可以在凡人的境界。同样在人道当中,可以进入一个圣人的境界,也可以进入一个穷凶饥恶的强盗的境界。

3-15

 

 

动于欲,欲迷则昏。任乎气,气偏则戾。

3-15

 

 

“动于欲”,就是一个人一动在于欲望,一个人的欲望促使着他在动。现在的人没有欲望是不会动的。

3-15

 

 

“欲迷则昏”,欲望让你迷惑了,让你昏昏沉沉的。

3-15

 

 

欲望多的人他就会迷惑,迷惑了之后则会昏,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。所以你们不要有多的欲望,欲望要少一点。

3-15

 

 

“任乎气”,就是你随便的在乎一件事情和不在乎一件事情都有赖于你的气。

3-15

 

 

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乎于你的气场。“气偏则戾”,如果气偏掉了就是想不通了,就会哭丧着脸。气不能偏,生气就是偏了。

3-15

 

 

气要正,气正就是想得通呀。

3-15

 

 

师父常说:常常原谅自己的人是得不到上天的原谅的。

3-15

 

 

只有自己对自己很严格的要求,“我怎么又做错 了,我是对不起观世音菩萨”,这样上天才会原谅你。 

3-15

 

 

一个人动不动就原谅自己,是永远得不到菩萨的原谅。

3-15

 

 

如果一个人不是从内心原谅别人,他的心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。

3-15

 

 

要真的原谅人家,不然心不安理不得呀。不原谅人家自己的心里就会很难过,心就会不平安。

3-15

 

 

其实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。如果一个人说“我很平凡,我没有关系”,实际上这个人就是真正拥有生命的人。

3-15

 

 

要明白一个道理:人要平凡。在一个岗位上要默默无闻地做事情,不要哗众取宠。做的事情平凡一点。

3-15

 

 

生命无常,刹那生灭。明白了吗?一刹那生命就没有 了,一刹那一个小生命出来了,不要被你所接触到的幻境幻影所蒙骗。

3-15

 

 

懂得制服自己的人就有自由,也是在做自己的主人。如果你能制服自己,克制住自己,你就是自己的主人。

3-15

 

 

克制不住自己的人,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奴隶,是肉体的奴隶;如果能克制住自己、能控制住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。

3-15

 

 

《金刚经》中说到:“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过去心不可得。”

3-15

 

 

三心不可得。把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全部放下。

3-15

 

 

心放下了你的瞋怒心就会离开你了,因为你的心放不下来,你的恨心就永远在你的心中;你把心放下了,“我不恨了”,恨心就没有了。

3-15

 

一瞋怒有时会变成一场大祸。 

3-15

 

 

抛弃烦恼就是一个真正的修心人。

3-15

 

 

做人真的要想得开、放得下,能放下就是一个学佛人。

3-15

 

> 上一篇  <

> 下一篇  <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一口气】看完/听完【热门大合集】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6 08:41 , Processed in 0.07855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