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3495

【白话笔记】配美图 5-32- 佛言佛语摘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6-7 21:17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佛法笔记摘录】

5-32.佛言句句记心中  

先每句配图,后摘录合集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本篇原文


《白话佛法 第五册》视频合集



学佛道理都是一样的,如果听到善言善语就是生活在净土的现象

5-32



在观音堂讲话必须善言善语,少讽刺人家

5-32


这种善言善语让人家一进来就感受到温暖,这就是观音堂

5-32



佛菩萨的法布施。你们知道佛菩萨的法布施是什么吗? 就是让大家学佛修心,使天下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。

5-32



就连我们观音堂都是佛菩萨法布施的地方。

5-32


当你一看到菩萨就肃然起敬,实际上你就是在接受菩萨的法布施

5-32


 

因为你看见菩萨之后你生起了学佛的信心,你看见菩萨你有愿力了,你看到菩萨你就感动了,你就会有行动。所以这才是最大的善因

5-32



善恶具不思,方证菩提身”。就是说不思善不思恶,就是好的我不去想,恶的我也不去想,方证菩提身。

5-32


要懂得用心来关心,不论是做人做事情都是这样,但不去想好坏。因为你是要学菩萨(菩萨的境界是非常高的),所以要不思善不思恶。

5-32


你好的东西、坏的东西都不思,方证菩提身。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就是菩萨的身体。

5-32



悟者识本性,就是开悟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。师父做什么事情都用良心想一想:“我对得起良心吗?这是菩萨应该做的吗?”这叫“悟者识本性”。

5-32



不思善不思恶——“我不去可怜他,他有报应后会改正的。”这叫不思善;“哎哟,活该,报应,自作自受。”我也不想,这叫不思恶。

5-32



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菩萨

5-32



你去可怜人家你自己就可怜了。(不思善不思恶)这个跟慈悲心是分开的,是两个概念。师父是教育你们怎么样证得菩提身

5-32



悟者识本性,迷者转轮回”。迷惑的人永远在轮回当中转不出来。

5-32


吃苦也叫轮回,享受也叫轮回。

5-32

   


明心方见道,见性即如来。“明心方见道”是什么意思?你只有明白了你才能看到道路。

5-32



见性即如来”——等到你见到了你的本性之后,等到你已经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所有恩恩怨怨都是过去生中的,等到你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随着像云彩一样驱散了,也就是人没了的时候,实际上你就是见到了你的本性。

5-32



心本非心无明暗。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是没有心的,所以就不存在明和暗,这叫“心本非心无明暗”。

5-32


你的心本来就是没有的,因为这是个灵魂。因为有了灵魂注入你的肉体,所以才产生这个心。

5-32



心本来就没有的,心本非心无明暗,善心恶心都犹如浮云遮太阳,就像浮云遮住太阳一样,一会儿会散去的。

5-32



性自如如无相见。人的良心、本性天天都是一样的。人的良心和本性,你有时候是见不到的。

5-32



良心是由佛性内在的东西所抒发出来的、所产生出来的另外一种分子结构。

5-32


人家说你这个人良心没有了,并不是指你的佛性没有了。 因为良心会随着你的习惯转换成另一种物质。也可以把良心经过你本身的佛性,让它转换成一种善良的东西。实际上良心还是围绕着这个心

5-32



这个心是跟着你的性来转的。所以要心、性双修

5-32



光明普照汝不知。光明已经普照我们了,是你自己不知道。

5-32



痛苦的日子难熬,而开心的日子不是自己的。

5-32



这些都是哲学啊,佛菩萨就是最大的哲学家,你们要好好学。

5-32



本自无心不用减。人的本性来自无心。

5-32


本自无心” 就是说你做事情本来这个心就没有,就没有去做,你要什么解释?要用什么去化解啊?没有的。

5-32



很多人做事总喜欢解释,越解释越糟糕

5-32



证得本心不言得。当你真正得到了这个本心之后,实际上你不言得。“不言得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你不去说它也得到了,因为你有本心有良心在里面,你就算“我得到了,我也不讲”,实际上你就是得到了

5-32



当人用良心本性做事的时候,你就会得到人间的一切

5-32



用一天的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修心,把自己完全放下,没有罣碍,一定要坚持。

5-32



如果一个小时放不下,你用半个小时,要完全放下什么都不想。这个比睡觉效果还要好。

5-32



要把心完全放下,要没有罣碍,用恒心坚持

5-32



中阴身会在你的罣碍中产生颠倒妄想 (人死掉之后都要在中阴身的阶段等待判决)。

5-32



当一个人坚持一天完全放下自己的身心,这个时候实际上你的魂魄就跟中阴身会离开。因为当一个人在人间瞋怒的时候,他就会跟中阴身接洽。如果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,下面的鬼都知道的。如果一个人修得好是菩萨的话,他发脾气天庭震怒。

5-32


 

如果一个人很普通跟佛菩萨没有什么缘分,没有什么大功德、大功力,他会跟下面合在一起。如果你跟中阴身合在一起的话,你一烦恼一罣碍,对不起,你马上就产生一种颠倒妄想。

5-32

 


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给安住,让心不要动

5-32


 

要止住念,念头无论如何不能有。   

5-32



用法界的护持力,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靠,唯一的依靠就是护持力

5-32



什么叫护持力?法力加持。“我要坚持,我要坚持呀,我不能这样做……”这就是法界的护持力

5-32





学佛道理都是一样的,如果听到善言善语就是生活在净土的现象。

5-32

 

 

在观音堂讲话必须善言善语,少讽刺人家。

5-32

 

 

这种善言善语让人家一进来就感受到温暖,这就是观音堂。

5-32

 

 

佛菩萨的法布施。你们知道佛菩萨的法布施是什么吗? 就是让大家学佛修心,使天下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。

5-32

 

 

就连我们观音堂都是佛菩萨法布施的地方。

5-32

 

 

当你一看到菩萨就肃然起敬,实际上你就是在接受菩萨的法布施。

5-32

 

 

因为你看见菩萨之后你生起了学佛的信心,你看见菩萨你有愿力了,你看到菩萨你就感动了,你就会有行动。所以这才是最大的善因。

5-32

 

 

“善恶具不思,方证菩提身”。就是说不思善不思恶,就是好的我不去想,恶的我也不去想,方证菩提身。

5-32

 

 

要懂得用心来关心,不论是做人做事情都是这样,但不去想好坏。因为你是要学菩萨(菩萨的境界是非常高的),所以要不思善不思恶。

5-32

 

 

你好的东西、坏的东西都不思,方证菩提身。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就是菩萨的身体。

5-32

 

 

悟者识本性,就是开悟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。师父做什么事情都用良心想一想:“我对得起良心吗?这是菩萨应该做的吗?”这叫“悟者识本性”。

5-32

 

 

不思善不思恶——“我不去可怜他,他有报应后会改正的。”这叫不思善;“哎哟,活该,报应,自作自受。”我也不想,这叫不思恶。

5-32

 

 

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菩萨。

5-32

 

 

你去可怜人家你自己就可怜了。(不思善不思恶)这个跟慈悲心是分开的,是两个概念。师父是教育你们怎么样证得菩提身。

5-32

 

 

“悟者识本性,迷者转轮回”。迷惑的人永远在轮回当中转不出来。

5-32

 

 

吃苦也叫轮回,享受也叫轮回。

5-32

 

 

明心方见道,见性即如来。“明心方见道”是什么意思?你只有明白了你才能看到道路。

5-32

 

 

“见性即如来”——等到你见到了你的本性之后,等到你已经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所有恩恩怨怨都是过去生中的,等到你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随着像云彩一样驱散了,也就是人没了的时候,实际上你就是见到了你的本性。

5-32

 

 

心本非心无明暗。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是没有心的,所以就不存在明和暗,这叫“心本非心无明暗”。

5-32

 

 

你的心本来就是没有的,因为这是个灵魂。因为有了灵魂注入你的肉体,所以才产生这个心。

5-32

 

 

心本来就没有的,心本非心无明暗,善心恶心都犹如浮云遮太阳,就像浮云遮住太阳一样,一会儿会散去的。

5-32

 

 

性自如如无相见。人的良心、本性天天都是一样的。人的良心和本性,你有时候是见不到的。

5-32

 

 

良心是由佛性内在的东西所抒发出来的、所产生出来的另外一种分子结构。

5-32

 

 

人家说你这个人良心没有了,并不是指你的佛性没有了。 因为良心会随着你的习惯转换成另一种物质。也可以把良心经过你本身的佛性,让它转换成一种善良的东西。实际上良心还是围绕着这个心。

5-32

 

 

这个心是跟着你的性来转的。所以要心、性双修。

5-32

 

 

光明普照汝不知。光明已经普照我们了,是你自己不知道。

5-32

 

 

痛苦的日子难熬,而开心的日子不是自己的。

5-32

 

 

这些都是哲学啊,佛菩萨就是最大的哲学家,你们要好好学。

5-32

 

 

本自无心不用减。人的本性来自无心。

5-32

 

 

“本自无心” 就是说你做事情本来这个心就没有,就没有去做,你要什么解释?要用什么去化解啊?没有的。

5-32

 

 

很多人做事总喜欢解释,越解释越糟糕。

5-32

 

 

证得本心不言得。当你真正得到了这个本心之后,实际上你不言得。“不言得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你不去说它也得到了,因为你有本心有良心在里面,你就算“我得到了,我也不讲”,实际上你就是得到了。

5-32

 

 

当人用良心本性做事的时候,你就会得到人间的一切。

5-32

 

 

用一天的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修心,把自己完全放下,没有罣碍,一定要坚持。

5-32

 

 

如果一个小时放不下,你用半个小时,要完全放下什么都不想。这个比睡觉效果还要好。

5-32

 

 

要把心完全放下,要没有罣碍,用恒心坚持。

5-32

 

 

中阴身会在你的罣碍中产生颠倒妄想 (人死掉之后都要在中阴身的阶段等待判决)。

5-32

 

 

当一个人坚持一天完全放下自己的身心,这个时候实际上你的魂魄就跟中阴身会离开。因为当一个人在人间瞋怒的时候,他就会跟中阴身接洽。如果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,下面的鬼都知道的。如果一个人修得好是菩萨的话,他发脾气天庭震怒。

5-32

 

 

如果一个人很普通跟佛菩萨没有什么缘分,没有什么大功德、大功力,他会跟下面合在一起。如果你跟中阴身合在一起的话,你一烦恼一罣碍,对不起,你马上就产生一种颠倒妄想。

5-32

 

 

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给安住,让心不要动。

5-32

 

 

要止住念,念头无论如何不能有。   
5-32

 

 

用法界的护持力,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靠,唯一的依靠就是护持力。

5-32

 

 

什么叫护持力?法力加持。“我要坚持,我要坚持呀,我不能这样做……”这就是法界的护持力。

5-32

 


> 上一篇 <

> 下一篇 <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2 22:45 , Processed in 0.08654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