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4567

睡前一听【BH佛法】111120-2 师父今天说白话FF就是要让众生看到阳光,而不要看到乌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11-30 07:24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睡前一听【白话F法】111120-2

师父今天说白话佛法就是要让众生看到阳光,而不要看到乌云




https://video.wixstatic.com/video/b065a1_48e692cf93324756b2a64875ac06ebbf/480p/mp4/file.mp4?0

备用视频地址


    白话佛法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  


        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【全】       


睡前一听【批量下载|建议一次小于1G】


广播讲座|睡前一听 各单篇 【图文+音频视频






参考文字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
【以下文字并非来自官网,仅供参考,请以音频为准】


听众朋友们,大家知道,佛菩萨少,众生多啊。所以叫佛菩萨多,众生少,佛菩萨少,众生多,大家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?如果大家都学菩萨、学佛了,众生就会少了。如果大家都不学菩萨、不学佛,那么众生就多了。大家想一想,是众生多好,还是众生少好?同样,大家想一想,是佛菩萨多好,还是佛菩萨少好呢?因为众生在受苦,如果大家都是佛菩萨的话,这个世界将是无比的美好啊。因为菩萨不会吵架,因为菩萨不会做坏事,因为菩萨整天帮助人家。如果我们活在一个佛国里面,都是菩萨和佛,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?我们有什么可以悲伤和烦恼的呢?就像我们如果到了一个自家人住在一起的大楼里面,如果大家都是相互帮助,都是非常善良的,那你会有什么烦恼呢?你一有烦恼,大家都帮助你,然而,现在就是自家人都帮助不了你啊,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有罣碍,因为每个人都是只想着自己,没有想到人家啊。所以,这就是现在当今世界的众生多、菩萨少啊。因为菩萨都有愿力,因为菩萨都知道怎么样来救度众生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师父经常说,我讲的白话佛法,每一个人都能自己对症下药,每一个人都以为师父在说他,实际上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大家要明白,每一个人都有缺点,每一个人都有麻烦,我们是人,很多的劣根性都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不要叹菩萨太少,实际上,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变成菩萨。就像我们现在看见当今世界一样,马路上公用电话的电话线都被剪掉了,听筒也被拿掉了,很多公共场所被人糟蹋得一无是处,这是看着众生在犯罪,这就是因为菩萨太少。菩萨太少,是因为众生没有去做菩萨。公共场所坏人太多,那是因为坏人没有去学好人啊。如果大家都做好人,都学菩萨,这个世界也是充满着阳光的,因为每个人都看到了乌云,以为乌云就是从天上来的,有的人就以为乌云就是阳光,实际上,他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太阳,而是看到的乌云遮住了阳光。所以,他就以为这个天就是这么昏暗的,等到有一天,乌云散过之后,他看见了太阳,他才知道,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美好。就像我们众生一样,没有看见菩萨的时候,以为人都是这个样子的,每个人都是这么自私,每个人都是这么贪心,每个人都在做坏事,等到哪一天,当他看到菩萨的时候,他才觉得,哦,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好人啊,居然还有帮助人家的人啊,居然还有无私奉献的人。这就是他看见了阳光。师父希望我们学佛之人,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阳光,而不要以为乌云就是阳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我们每一个人不要以为看到人间人的生活百态,就以为人就是这么的丑陋,难怪有人会写书, 说丑陋的某某人。实际上讲的就是他看到的片面的地方,他看到了乌云,他没有看到人真正的本性是这么的善良。师父今天说白话佛法就是要把人们善良的心激活,来激活我们上进的心,没有嫉妒的心,没有烦恼的心,让我们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的心。就是要让众生看到阳光,而不要看到乌云。有了阳光,我们才会觉得大地这么的美好;有了阳光,我们才能感到阳光滋润着世界上的大地万物。而当你看到阴沉沉的乌云遮住阳光的时候,你的脸也是阴沉的,连你家里洗好的衣服都不能晒出去,这就是你感觉不到阳光。所以,希望大家看到阳光,抛弃乌云,看到前途,抛弃烦恼,我们每一天都是向着阳光在走近,而不是迎接着乌云。




--- 以上内容排版、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护法菩萨原谅!请各位师兄原谅!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2 11:54 , Processed in 0.080968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