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175

【白话视频笔记】第92集 - 佛言佛语摘录(附-复习题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7-27 06:39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佛法笔记摘录】

第92集 - 境转心不转



本集视频


【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】视频合集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

过去有句话叫“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”。你真正开悟的人你才能去闭关;你还没有开悟,你就是坐在山上,叫苦思冥想。闭关是要有大根基的人才能做的事情,不是谁都能够闭关的。

BH-92


闭关是一个大的智慧,要多看看自己,看看自己做过的事情,看看自己在人间所碰到的事情,运用它们来对照——不照己照心。什么叫不照己?就不要去照自己的身体,要照见你的心是空的,照见五蕴皆空

BH-92


佛法实际上就是佛陀传给我们的顿教之法。世间:“”实际上就是世间佛法,实际上就是流传的意思;“”就是界限。就是流传在这个世间。佛法在世间里,它是不需要离开世间求取正觉的。

BH-92


儒家说“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”:

· 道不远人(道就在我们人的身边)

· 人之为道而远人(人为了求道而离开了更多的众生)

· 不可以为道(就是不能成功,求不到道的)

真正要能成佛的人,必须在众生当中,而不是离开众生,离开世间,…实际上,你就是远离了真正自己的自性。

BH-92


世间一切诸法,佛在《法华经》当中曾经为我们做过解释。佛经上讲: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如是,本末究竟如是。这是最后一句,就是开始和结束一定是这样的。所以菩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知道,本性本来就有的,你所有见的一切,因、果、缘分、你受的报,一切本来都有的。你想想看,这就是随缘。所以要学会十大要领,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,也就是我们说到任何的法界都有各种各样的我们说一千种的如是,其实都是一样。…一切皆为如是

BH-92


真正的世间觉,成就的是一相三昧一行三昧,就是一千个也是一样,一个如。你不管学佛学什么法门,到最后都是一相三昧、一行三昧。

BH-92


(故事中)国王对罪人说道:“佛陀说得不错,把‘死’放在心中,知道人生无常,那么一切声色能诱惑别人。你说比丘是人,这个固然不错,但因为他们心中知道世事虚幻生必有死哪里会贪恋五欲呢?那你为什么要诽谤圣者呢?”

BH-92


要懂得人生无常,人不可以把很多的痛苦放在心中,外境在变化,你的内心不要变,这就是修行。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比更痛苦的,所以当你自己经不起诱惑的时候,你想一想,这比死还难过吗?你可能就越过了你的一个劫。

BH-92


不要在人间把单纯的事情看得非常地严重,因为这样你会很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。你每天可以看见很多众生的过失和是非,那你就会帮他背业,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很痛苦。如果这样,你赶紧去忏悔,这就是修行

BH-92


人活在世界上,快乐和清净,甘于寂寞,最主要的都是一种感觉。远离是非自无过耳根清净拒闲话常念佛号堵口舌大道无言心自然。所以不要去随便地讲,不要随便地去评论,那就是有智慧。

BH-92


学佛的人,就要克服种种的烦恼,离苦得乐的人那才智者智者为上愚者为下。好好地学佛,让我们共攀四圣。

BH-92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或者

一起来复习

边听边看边填空

建议对照文字,并手写纸上便于记忆




在世间来修行,不离世间觉。

所以有的人说修行,总是去闭关,找个清净的地方,但是你看看,真的闭关有几个成功的?所以过去有句话叫“不是             不坐山,没有            不闭关”。你真正开悟的人你才能去闭关;你还没有开悟,你就是坐在山上,叫苦思冥想。闭关是要有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人才能做的事情,不是谁都能够闭关的。所以师父跟大家讲,有些人不懂得佛法在世间。只有在             ,你才能            ,很多人对佛法根本搞不清楚,不知道智慧来源于            。你用这种思维去闭关,你是越来越自闭,你不愿意跟别人接触,你不能够理解世间的觉,你最后就是把自己自闭了。烦恼一来,你智慧找不到,所以有些人闭关了,一会儿想家了,一会儿想朋友了,一会儿想热闹了,结果闭不了几天关就结束了。但有些人要面子,讲好闭几天,“我一定要有勇气,撑着”,结果闭关到后来,很多人走偏,弄出病出来。还有的人闭关时间长了,到了最后变成百不思百不想的人,说“我要空,我要空”,什么都不想了,你整个变成一个没思维的人了,你哪来的菩萨智慧?

 
闭关是一个大的智慧,要多看看自己,看看自己做过的事情,看看自己在人间所碰到的事情,运用它们来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不照    ,照    。什么叫不照己?就不要去照自己的身体,要照见你的          的,照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佛法实际上就是佛陀传给我们的            之法。世间:“世”实际上就是世间佛法,实际上就是            的意思;“间”就是
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就是流传在这个世间。佛法在世间里,它是不需要离开世间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,所以儒家说“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”:道不远人(道就在我们人的身边),人之为道而远人(人为了求道而              了更多的众生),不可以为道(就是不能成功,求不到道的)。所以真正要能成佛的人,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 当中,而不是离开众生,离开世间,自己在山里修行,应该负的责任不负,应该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没有了,说“我要寻找觉悟,觅佛道”,就是好比要在全世界找到兔子上有两个角一样。实际上,你就是远离了真正自己的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所以世间一切诸法,佛在《法华经》当中曾经为我们做过解释。佛经上讲:   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 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 如是,   如是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如是。这是最后一句,就是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一定是这样的。所以菩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知道,             本来就有的,你所有见的一切,因、果、缘分、你受的报,一切
             都有的。你想想看,这就是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要学会十大要领,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,也就是我们说到任何的法界都有各种各样的我们说一千种的            ,其实都是             。其实你们看看,我们要到哪个国家去旅游,看来看去,不是看山就是看水,不是看海滩就是看海边——如是,对不对啊?一切皆为            

 
所以真正的世间觉,成就的是          三昧、
             三昧,就是一千个也是一样,一个    。你不管学佛学什么法门,到最后都是一相三昧、一行三昧。今天因为时间关系,师父下次跟大家讲三昧,和一行三昧,和一相三昧,详细跟大家再做一个解释。

 
好,最后师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。人生无常,让人想到了生命的真谛,人的生命的真谛就是确实是无常。你看看我们很多人,这一关过了,他就活了;这一关死了,也就死了。有多少人就是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,哪有什么可以去留恋的?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关于生命就会让我们想到死亡,所以你看我们在人间,没有一个人肯讲自己今后将来怎么办、死了怎么办。虽然死亡是一种无可抗拒的规律,但是它的发生却让人们无法拒绝和接受它,所以人很痛苦。
 
有一位比丘,他修行,他的心常为外境所牵动,就像我们现在修行,经常被外面的            所牵动。佛陀就告诉他修行的方法,佛陀说:“比丘啊,你在修行的时候心易散乱,都把‘    ’没有放在心头。假使你能知道人生无常,一切声色           都不能诱惑你了。”其实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他:“你一个人如果把死放在心中,你就不会接受社会上各种对你的诱惑了。”我现在跟你们讲,你们可能还不理解,听师父慢慢给你们道来。
 
佛陀的话恰巧给一位国王听到了,这国王心想:“只要让佛陀的弟子记住一个‘死’字,他就不会被外境所动了,他的心就    下来了,有这么简单吗?”他就想来试试。正巧他们国家当中有一个人诽谤比丘,那个人说:“比丘也是人,虽身出家,难道他们的心就不贪恋五欲之乐吗?”他诽谤,国王就派人:“来人啊,把他抓起来。定罪为侮辱圣者,要处以死刑。如果你想免除死刑,现在你拿一钵满满的蜂蜜周游街市一圈,如果你一滴都不滴出来,我就赦免你,否则死罪难饶。”
 
国王事先在这个罪犯要路过的街市旁边,布置了很多的音乐、歌舞,悦耳的琴声、很多的如云的美女,让别人看了心都会动的。这时候这个罪人拿了一钵蜜,因为他心中只想到了一个“死”字:“如果我今天一滴蜜滴到外面来,我就死定了。”他就这样一直想着:“哎呀,不要死啊,不要死。”他就走完了整个这条街。
 
国王问道:“你走完了,蜜没有滴出来,免你死罪。但是本王想问你,你在街上听到什么声音吗?”
 
“皇上,没有。”
 
“你看见有什么人吗?”
 
“没有。”
 
“那街上的音乐和歌舞伎,你难道没有听到、没有看见吗?”
 
“启禀大王,我手中拿了那满满的一钵的蜜,如果滴一滴出来就要死,所以我一直把死记在心中,我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了。”
 
国王对罪人说道:“佛陀说得不错,把‘死’放在心中,知道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那么一切           都不能诱惑别人。你说比丘是人,这个固然不错,但因为他们心中知道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哪里会贪恋五欲呢?那你为什么要诽谤圣者呢?”那个人听国王一讲,深深地觉悟,从此不再谤佛。
 
我们人的一生,不会都处在同样的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下,所以人生坎坷,不是有这样的事就是有那样的事,常常不得安宁。所以就是让我们要懂得人生无常,人不可以把很多的痛苦放在心中,          在变化,你的            不要变,这就是          。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比    更痛苦的,所以当你自己经不起诱惑的时候,你想一想,这比死还难过吗?你可能就越过了你的一个    。所以不要在人间把单纯的事情看得非常地             ,因为这样你会很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。你每天可以看见很多众生的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,那你就会帮他背业,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很痛苦。如果这样,你赶紧去            ,这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


所以人活在世界上,快乐和             ,甘于寂寞,最主要的都是一种             。远离            自无过,耳根清净拒             ,常念            堵口舌,大道无言心             。所以不要去随便地讲,不要随便地去评论,那就是有智慧。今天我们学佛的人,就要克服种种的烦恼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人那才叫智者。智者为上,愚者为下。好好地学佛,让我们共攀四圣,谢谢大家。




更多白话视频笔记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资料大全】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3 00:53 , Processed in 0.07717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