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185

【博客速递】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——2014年6月香港弘法解答会(2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9-12 21:50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博客速递】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——卢台长2014年6月香港弘法解答会(2)2023-09-12

 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正文


想改毛病,不要等,马上改,立即改,永远改

问:怎样能够更好地跟自己身上的恶习做斗争呢?是不是恶习就像恶缘一样,缘尽了、债还了,就走了?

答:实际上就是一种毅力,就是一种恒心。比方说,这个人有抽烟的习惯,那么怎样来改掉自己这个毛病呢?要想,要痛定思痛,就要想到家里条件,“我的妻子、孩子受我的二手烟的影响;我这么再抽下去,我以后会得肺炎”,叫前思后想,明白当中的道理。所以做一个人,想改变自己,要前思后想,才会最后聚集在你心中一个“中”,那就是中庸之道。想改毛病,不要等,马上改,立即改,永远改,那才是一个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人。

 

台长语:

感恩生出慈悲。一感恩别人,马上慈悲心就出来了。

 

能够让每一个众生都受益,就是最好的法门

问:同修理解:《白话佛法》,天德巨著,充满菩萨能量、宇宙密码,与天地精神相来往,是末法时期利益个人、家庭、国家、天下的至上法宝。请问师父,同修理解是否正确?

答:用不着我讲,大家告诉他,对不对啊?(众答:对!)好了,傻姑娘,要记住了,能够让每一个众生都受益的,那就是最好的法门。

 

关于求和不求

问:念经时要无欲、无求、无念。同修每日功课专心念诵经文,但不做任何祈求,这样是否如理如法?

答:实际上祈求有有问题地求和没有问题地求,是两种不同的概念。就像布施一样,一种叫无相布施,还有一种叫有相布施。当你不求的时候,实际上菩萨也知道你想求。就像一个孩子今天想叫妈妈带他出去,他跑过来围在妈妈边上,帮妈妈做事情。“哎呦,宝宝今天怎么这么乖呀”,妈妈心中知道,“他想叫我带他出去。”菩萨怎么会不知道呢?不求,也能让菩萨知道,也能得;求了之后,也能得。求和无求,只不过是一个境界问题,无求的人境界高,有求的人境界差一点儿,但是菩萨也不会怪罪,因为我们是人,我们就是要求菩萨,所以观世音菩萨才会跟我们许个大愿说“有求必应”。

 

如何对待不好的生活环境

问: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自己身边的环境,要么是因为环境的气场不是特别理想,要么是因为自己的孽障太重,与环境不能够很好的适应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这二者呢?如果是环境的原因,那我们应该先消自己的孽障,让自己有功力了再去度身边的人、改变身边的环境,还是边修边尝试改变身边的环境呢?会不会当我们的力量比较小、孽障比较多的时候,还是会被环境影响呢?

答:首先,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这个人生活的环境非常糟糕,他的生命就会处于低潮;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非常好,都是菩萨、都是学佛人、都是善良的人在一起,他很快就会成为菩萨。这就是说明,一个人想改变环境很难。但是境转而心不转,如果你觉得你能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保持自我,让自己能够有一个充分的很安静的心,不被六尘所染,你可以继续下去。如果你觉得外面的环境已经对你造成了伤害,让你痛苦、让你忧郁、让你不能生活,那你必须要跳出这个环境。我举一个例子给你听,如果你是在一个非常不好的、肮脏的地方工作,天天愁容满面,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我们中华文化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——走为上计,走。

 

为何人生很苦

问:师父常说人生很苦,这种苦是菩萨为了磨练我们,让我们能够战胜它,成为更好的佛弟子才存在的?还是说,这种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脆弱了,修得不够好,还在欲念里沉沦才会感受到的?还是说,只要是人就会一直感受到痛苦?

答:你没有听师父经常《白话佛法》里边讲的,人的苦,一个是上辈子种的业,业障现世报了,今世就会痛苦了。有苦是正常的,因为你到人间就是来受苦的,所以不受苦是不正常的。任何人不会永远幸福,任何人也不会永远痛苦。受苦是消业,那是没有办法。如果你能够在人间说没有痛苦,那我恭喜你;如果你在人间有了痛苦,你说“我把它当成一种增上缘,让我进步、让我精进学佛的一种动力”,那我也恭喜你。这就是佛陀曾讲,“我有两个孩子,一个孩子是从来没有犯过错的,还有一个孩子是犯了错就知道改变的孩子”。

 

要让菩萨进入八识田中

问:人间有太多修行的机会和重重的阻碍,如果自己这一生结束的时候依然无法摆脱轮回的话,很担心自己的下一世还有没有这种缘分能够继续好好地修,怎么样能够把这种想法牢牢地种在自己的八识田里,永远永远都不忘记,而且把这种修行的缘分和正念永远永远延续下去?

答:这个愿望是好的,但是在人间你只要这辈子没修成,下辈子再来投的时候,你这个可能性是不存在的。因为你的业力和业障所为,让你忘记了你自己意识当中真正的本性,因为你没有成功,你堕落继续在六道当中。那就是我告诉你,如果一个人投了一头猪,或者投了一头牛,他为什么他永远会投猪、会投牛呢?因为他的心里就知道“我是猪”“我是牛”。人也是这样,死之前“我是人,我是人”,所以他永远会是人。台长教你们一个方法,从现在学佛开始,天天想“我是菩萨,我是菩萨”,慢慢地想啊想啊,菩萨进入你的八识田中,走的时候你就是菩萨。

 

去除执著,就是去除我相

问:如果有同修坚持为需要帮助的同修或同修家人助念或助缘小房子,同修一直坚持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,感恩菩萨给予助人机会,也不求任何功德。请问同修这样做是否需要掌握一定的尺度?会不会一不小心陷入善执,会不会动人因果?

答:无相布施很不容易的。我告诉你们,有一个人无相布施,捐了三千块钱,写个“无名氏”,结果报纸登出来后,朋友到他家里来玩,他拿起报纸,指着上面,“你知道吗,这三千块钱,无名氏,就是我啊!”还是有相布施。无相布施要真正地放下,“我今天做了好事,我无所谓”。就像刚才那位佛友讲的一样,她说谢谢这个、谢谢那个,实际上我就知道,还有其他的共修组也为这次法会出了很多力。做了功德,既然无相了,就不要说“为什么不报我啊?”否则接下来你就损功累德。没有关系,有相无相即为相,相即空幻也。所以去除执著,就是去除我相。

(注:按照师父开示,助念要量力而行,尤其是为不念经的人助念,很可能会背业很重。)
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9 14:31 , Processed in 0.07849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