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1971

130317 马来西亚【法会音频+文字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13 15:5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 >其他各场法会文字合集


   >各法会音频+文字+美图合集<  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四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2013年马来西亚法会卢台长开示

 


首先感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,感谢龙天护法,让我们在马来西亚与大家在新的一年中,结法缘,结佛缘,共沾法益,共享法喜!感谢来自全世界的佛友们,还有为本次法会做出贡献的各界精英,让师父能有机会在这里弘扬佛法、广度有缘!谢谢大家!法喜充满。(掌声)

 

现代社会,人类的精神压力所导致的疾病,已经上升到人体肉体病的第一位。据英国伦敦大学著名的精神病研究专家发现,心理压力、想不通,可以导致人们患冠心病、精神失常、忧郁症、分裂症,强迫症、头痛头晕、脑瘫脑瘤、癫痫病,以及几十种免疫系统疾病,让人们的精神受到创伤。这些症状很多人自身还未觉察,只是有时候突然觉得非常难过,有时候觉得突然胸闷很不舒服,实际上这些就是轻度精神病。这些专家教授称,全世界精神上受到这些疾病折磨的人数,已经上升到约34亿,说明人类的精神问题已经使全世界一半人受到创伤。一个家庭只要一个人不正常,身体不好,精神上受到创伤,他的另一半一定受到折磨,一定会想不通,这就是造成人精神压力的主要因素。


末法时期,人与人之间恶气相加。人与人见面先看对方不好的地方,而不是看好的地方,这就是恶气相加。相互看不顺眼,是因为人与人的气场不合,合得来合不来其实是一种气场。气实际上就是业障,过去所作所为的报应,才会形成一股气。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,气场已经形成,这个气是生出来的。只要生气,一定有业障;只要想不通,一定有烦恼。烦恼来自于自己不合理的欲望,想得到这个、想得到那个,得不到才会生气。学佛人要抛开人间的一切假象,不要留恋,我们要“心无罣碍,无罣碍故”!(掌声)


我们做人要懂得,对众生有益的事情,哪怕对自己没有利益,也要去做;对众生有利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,更要去做;对众生无利、对自己也无利的事情,我们坚决不能做。所以,觉者能开悟,悟者一定能觉。一个人学佛做人先要有感觉,对任何事情有所感觉,能够辨别对错真假,有了觉悟慢慢才能开悟。觉者就是开悟人。(掌声)


释迦牟尼佛2500年前在印度开法会说法,佛陀讲了一个故事,他说某个地方有一个富翁,娶了四个妻子:第一个妻子伶俐可爱,寸步不离,整日相伴;第二个妻子是富翁抢来的,长得很漂亮;第三个妻子沉溺于生活琐事中,使他有安定的生活;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东奔西忙,使富翁忘记了自己作为丈夫的存在。有一天,富翁要出远门,他问道:你们四个人有谁愿意陪我出远门?第一个妻子说:你自己去吧,我才不陪你呢。第二个妻子说:我是被你抢来的,我本来就不愿意做你的老婆。第三个妻子说:尽管我是你的老婆,我不愿意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。第四个妻子说:既然我是你的老婆,你走到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。商人就带着第四位太太开始了他的旅行。释迦牟尼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,佛陀开示道:这位商人就是你们自己。第一个妻子就是你们的肉身,过世之后肉身会与你们分开;第二个妻子是你们拥有的财产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;第三个妻子是你们现实中的妻子,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相依为命,死后则要分道扬镳;只有第四个是我们的慧命和本性,因为人们时常忘记本性的存在,而怠慢了自性,只有自性才会永远陪伴着我们。希望每一个人拾起我们的自性,抓住我们的本性,找到我们的佛性!(掌声)


每天多想烦恼的事情,心中充满烦恼,杂念缠绕的心灵不会修出莲花。我们的心像一面镜子,可以照出善良和邪恶,当你的心照到善良,心中就充满善良;当你的心照到邪恶,心中就充满邪恶。让我们的心长存菩萨,佛在心中,我们的心就是菩萨心,就是佛心!(掌声)人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记忆。人的一生中记忆占有身体很大的比例,人不容易忘记自己的过去。记忆是意识中的残存,切莫让记忆造成生活的包袱。不能忘记过去的人永远不能拥有将来,我们学佛人顶天立地,过去的事情就要放下。《金刚经》上说,过去不可得,现在不可得,未来不可得。(掌声)


如果心中的恶种不去除,善良的种子就无法生根发芽。心中多一分善良,就少一分邪恶。每天多做一点善事,365天坚持下来,你就是一个善良的人;每天多做恶事,365天下来,你就是邪恶之人。不要让自己心中的种子成长,邪恶的种子不成长,恶果就不会来临。今天跟妻子瞋恨,明天打架,后天吵闹,日积月累就会离婚。种子会慢慢的恶性膨胀,很多人身体不好,是因为长久以来不注重身体的保养,才会出现状况。种子留在心中才会发芽,恶的种子不给予水和阳光,就不会发芽;任何的事人为的去触动它,才会加速它的成长。我们今天不想不好的事情,就不会碰到不好的事情;我们天天烦恼、天天忧伤,就拥有烦恼忧伤。我们抛开烦恼,拥有理智,拥抱明天,我们心中长存菩萨,菩萨关心我们,才拥有美好明天!(热烈掌声)


一个人身体好,就是百万富翁。在美国有一个医生告诉我,医院换一副眼角膜需要25000美金,换一个心脏要997700美金,换一个肝脏则是557100美金,换一个肾脏是262950美金。如果你没有病痛,肝脏丝毫无损,你就是百万富翁。(掌声)赚钱不要拼命,别和身体过不去,珍惜肉身,我们身体是父母给的,我们拥有美好的身体就是尽孝道。“伤在儿孙,痛在娘心”,所以不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,你们就是孝子。(掌声)


一件事情想通了,天空都是灿烂光明的;一件事情想不通,就生活在地狱中。我们既然活着就必须活好,关键是人在生活中要有修为。太在意身边琐事会因小失大,得不偿失;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,对周围的一切过于敏感会伤到自己;对传言的信息曲解夸张会造成心灵创伤;用狭隘幼稚的认知方法为自己营造可怕的心灵监狱,会让自己活得很累。让自己活得很无奈的人,就要改掉以上毛病,不要给自己编造一个痛苦的人生。人的一生注定烦恼,既然到了人间,就没有一天离开烦恼。随着一声啼哭,带着一生烦恼最后无奈离开人间。学佛就是改变人生,改变对事物的认知方法、反应方法,就是改变我们的烦恼。所以要学菩萨的海纳百川、大慈大悲,我们就可以在人间畅游无阻,排除一切烦恼,让心灵真正得到解脱!(掌声)


我们学佛做人要学会用佛的思维看人间,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在意。我们要懂得,学做人不要钻牛角尖,学佛不要太爱面子,不要太看重名利,不要多疑多虑,不要曲解别人的意思,不要夸大事实,不能制造假象让自己受到伤害。我们要懂得宽容、豁达、海纳百川,没有宽阔胸怀的人很容易流露属于平庸之路。慈悲心的显露就是学佛根基最重要的基础之一。

 

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,婆罗门两手持有两束鲜花拜见供养佛陀。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,婆罗门就放下一束花;佛陀再说放下,婆罗门又放下另外一束。佛陀仍说:你放下。婆罗门说:我已经两手空空了,为何还要放下?佛陀说:让你放下的是六根六尘六识,你的手虽然放下了,但是你的心还没有放下。所以我们现在活在世界上,表面想通了想开了,实际上我们的心根本没有放下放开,仍旧不断刺伤着我们的感情。真正学佛人要放下,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。

 

一个人的心态决定这个人的命运。很多人说心态好命运就好,心态不好命运不好。佛学的角度讲,一个人过于计较、嫉妒别人,会得到反嫉妒、反报应。要想自己生活幸福,首先要让别人幸福,自己才能得到幸福。现实生活非常残酷,要学会低头示弱,放下自己的面子和尊严,低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。(掌声)我们旅游进山洞玩的时候,低的时候我们就要低下头,高的时候我们也能站起身,该弯腰的时候就必须把腰弯下来。跨越的困难就是圣境,走过人生一个又一个困难就拥有了圣境,这个圣境就是你心中的仙境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不管昨天的成功与失败,过去的成功失败都将成为过去,成为历史,不能成为人生的重点。放下执着,抛开烦恼,学佛就是改变现在的人生!(掌声)

 

学佛很苦,但是不学佛更苦。学佛人能让自己改变苦,而不学佛人将一辈子拥有痛苦。所以我们要懂得放下生活的包裹,我们才能拥有灿烂美好的明天。我认识的一个电脑工程师,他跟师父说:“师父,我在公司里总有人跟我搞是非,左看不顺眼、右看不顺眼,总是骂我、诽谤我。我该怎么办?”我告诉他:“首先,你要把握好自己不要恨人家,不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;其二,如果有一个人送你礼物你不接受,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?”他说:“这份礼物应该属于送我的那个人。”我说:“如果他谩骂你、讽刺你,你不予接受,不就是等于在谩骂讽刺他自己吗?”

 

人要有智慧,生活的烦恼如同大海波涛一样,一浪接一浪。一个烦恼刚去除,下一个烦恼又开始,人生就是这样一浪一浪地在前进,永无止境。学佛人要学会冲破风浪,冲破烦恼的浪涛不受牵连,才是智者。学佛人无所畏惧人间的任何烦恼。(掌声)

 

我们学佛人要懂得,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。就是说佛菩萨从不放弃众生,而我们放弃佛菩萨。佛菩萨在我们的心中,我们不求,佛菩萨在庙里,我们不求;我们拼命追求人间的东西,让我们的心离佛越来越远。我们心中有佛就拥有了佛。

 

迷人修因待果。迷人,即迷惑的人。家里有事了才去庙里求神拜佛,这是不是修因待果?“为什么我求了还没好,还没考上精英中学?……”因为是迷人——迷惑的众生。悟人,就是开悟之人,悟人了如心相。迷人执着于物,守为我己。一个迷惑的人拥有了一些财物,他认为这个房子是我的,老婆是我的,孩子是我的。想一想,房子、老婆和孩子都不一定是你的。人间拥有的东西都是非常短暂的,今天可以拥有、明天可以失去,认为拥有的东西永远是你的,实际上已经失去了。很多人认为:这个老婆是我的,我可以骂他打她。有一天她离开了你,你就失去她了。悟人般若现前。般若,就是我们的智慧。世界上一切让人忧伤欢喜的人间之情犹如一张网,对一个人感情越深,这张网就织得越大,就陷入情网,编织情网最后把自己锁住脱不出身。我们天天追求财物,就是在编织财网。让我们忧愁的是我们自己,让我们烦恼的也是我们自己。人间的一切情,兄弟姐妹父母朋友所有一切,只有因缘必定相识,但是定业感召。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缘分所为,不要以为是你的,有缘才会造因,造因才会有果。想收住果,不要造因。想不去造因的人,要随缘,不攀缘,就没有孽缘。(掌声)

 

佛教中让我们放下,不是让我们什么都放下,而是放下一切不该拥有的东西。放下是要放下,要看放下得多少。师父举例子给大家:我们身体养得再大,无非拥有的就是一颗心脏,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,这些脂肪就该放下。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,多余的追求与幻想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,我们要放下心中沉重的欲望。我们放下增加我们生命的负担,放下沉重的欲望,不过度需求,舍去执着,还自己一片清澈蓝蓝安静的天空,这才是学佛人的心态,才是人间菩萨的心态!(热烈掌声)

 

有一个人不懂解脱,他出门办事,经过跋山涉水走不动了,脚一滑,双手攀住两个树枝,他看不到下面,以为万丈深渊。他叫菩萨救救我吧,释迦牟尼佛出现了,佛陀说:佛子啊,请放下。放下你的左手,然后放下你的右手,你会摆脱锁链的桎梏。这个人抓住树枝:菩萨,我不能松掉我的左手,再松掉我的右手,我将坠入万丈深渊。我放不下。佛陀看他不能领悟,就笑笑走了。——其实这个人离山坳只有一米高。这个道理就是告诉大家,当你放下了心中的执着烦恼,就拥有了自由。当你攀住树枝,就拥有烦恼与人生的悬崖。所以我们学佛做人要舍,舍才能得。肯舍去的人才能得到,人生就在舍得之间。(掌声)

 

人生就是今天觉悟了,明天开悟了,后天又失误了。今天想通了,不烦恼了,不争斗了,不与先生太太吵架了;过了一个星期之后什么都忘了,该吵的就吵,该闹的继续闹。人生就在轮回中,我们要摆脱轮回。学佛人最重要的不是去看遥远模糊的未来,而是要把握当下,明白今天要做什么事情。做人要像人,就活在人间的人道之中;做人的时候像鬼,就是人间的鬼;在人间作恶伤害别人,杀害生灵,就是人间恶魔,就是人间的地狱道。

 

学佛人心胸宽广,慈悲为怀,救度众生。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使命,今生今世珍惜人身,到人间就是救度众生,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,共攀四圣。摆脱人间的一切烦恼就是人间佛。希望大家多多在人间做菩萨做佛,在人间多活一段日子。想在人间活的长久一点,就多学佛菩萨,因为菩萨是长久住世的。在人间学会低头是一种能力,人的身高五尺,但是要在自己心中把天地定为三尺,把自己看低,就会长久住世。在人间做任何事情都慢慢低头做,就不会把头撞破,人生才会更精彩。(掌声)

 

哈佛大学经常有学生说,老师我的功课实在太多了,根本没有时间做,我没有办法,没有这么多时间。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发明家本杰明•富兰克林对这个学生说:你到我家来,我告诉你一个方法。学生飞快的走到老师家,富兰克林把门打开,家中一片杂乱,富兰克林说:很对不起,我的房间乱得一塌糊涂,请你给我一分钟时间,我整理一下。他把门关上之后,用了一分钟再把门打开,里面干净整齐,井然有序。年轻人奇怪的说:我是来请教你怎样节省时间的。富兰克林说道:我已经回答你了,还不够吗?学生恍然大悟:教授,你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,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情。你们现在天天受苦受难,你们想要改变自己却又没有时间念经。时间是挤出来的,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改变人生,创造一个心灵世界!(掌声)

 

一滴水要在适合的时候才成沙漠,一个人只有融入了学佛人的佛海之中,才能获得能量。一滴水在沙漠被太阳晒得很快就要消失了,它叹息:沙漠是我的地狱,北极是我的天堂。冰说:冰在沙漠是最珍贵的,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。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,我们人在人间的污泥浊水中,拥有佛性,有自净自尽的心理,那才是最珍贵的。当我们以后真正回到天上了,我们都是菩萨,那就不显得珍贵了。所以在人间就要让自己珍贵起来,让我们共同来创造人间佛的世界!(热烈掌声)

 

今天这么多佛友,佛光普照,法喜充满。菩萨是多么爱护众生,我们众生也爱护菩萨。菩萨让我们改变人生,我们就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。希望大家在人间的烦恼中创造出一个佛的世界,让我们拥抱明天,让我们感受到菩萨慈悲的光芒照耀,我们永远不会失去菩萨,永远得到菩萨的加持!谢谢大家。(热烈掌声)

     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11-27 21:34 , Processed in 0.08549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